您当前位置: 必威  其他栏目  专题  杏坛博“疫”思政课堂

杏坛博“疫”思政课堂

杏坛搏“疫”思政云课堂十一讲《师范生,要怀有使命感》

发布日期: 2020-05-27 09:36:14

杏坛搏“疫”思政云课堂十一讲——师范生,要怀有使命感

主讲人:马利云

主讲人简介:

马利云,语文高级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教学专著《寻找起点——我的写作教学探寻之旅》,散文集《行走与思考》《爱有天意》等。


                                                              师范生,要怀有使命感


                                                       湖州师范学院官方微博平台直播讲座实录



一、三千里征程中的特写

曾经的马老师,是一位文学青年。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多年来,老师保留了阅读习惯。当然,我的阅读很随性,几乎是任性。文学、艺术、历史之类更偏爱。诗歌,诗集,与诗人有关的故事;美术,谈美谈艺的小品,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字均喜欢。

记得我阅读诗人穆旦的传记——《穆旦传》(配图,图书封面)。我读到穆旦随同老师从长沙步行三千里至昆明,当时特别震惊!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师生三千里长征”的惊人壮举。(今天,趁此机会,向我们即将走上讲台的师范生分享。)

大家知道,西南联大是成立于战火中的一所大学。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日战争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我们来看看这支“师生长征队伍”。当时师生从长沙入滇的路线有三条:

大多数教师、家眷及部分女同学从长沙乘火车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车入滇;

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同学和少数女同学,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车途经柳州、南宁、镇南关进入越南,转乘火车入滇。这一路人数最多

而最艰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发,徒步行走至昆明的“徒步团”

1938年219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召开誓师大会,会后即开启征程徒步往昆明进发。步行团由267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和11位教师组成,随队配4名军事教官及队医。他们要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000多里。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原东北军少将师长黄师岳。闻一多等四位教授与学校派出的指导员黄钰生共同组成辅导委员会。

在三千里征程中,要带领这样一群没有远行经验和物资装备的“文弱书生”,气温很低,路况恶劣,负重前行,主要依靠两条腿,难度可想而知。克服连续行军的疲劳,躲避敌机的空袭,防备土匪的骚扰,一路上风餐露宿……许多同学,第二天脚上就打起好多个水泡,随团军医成了大忙人。他们常常借宿农家茅舍,与猪、牛同屋,露宿荒郊野岭,偶遇一座破庙,算是幸运的了。雨雪交加时,同学们以稻草为垫,拿油布遮雨。当时他们走的是“马帮”路线,路上真的“遇到匪徒”,幸亏黄师岳团长明智处理,才化险为夷。就这样,一路曲曲折折,1938年的2月到4月,历时六十六天,行程三千三百二十七点二华里的长途跋涉,步行团师生们终于到达昆明。

初春,阴雨绵绵,二百多名中国学子,脚踏草鞋,行进在泥泞的湘北大地。

在这二百多人的队伍中,闻一多先生,始终是极其独特的一员。

他不穿军装,不穿短袄,一路上总是套着那件灰布长衫。无论队伍走到什么地方,人们始终看得见后头跟着一位穿长衫的教书先生。

有学生问闻一多先生:“闻先生,您这样的大教授,怎么放着火车、轮船不坐,和我们一起受这份罪?”闻一多笑笑说:“火车我坐过了,轮船我也坐过了。但对于中国的认识,我太很肤浅。今天,我要用我的脚板,去抚摸祖先经历的沧桑。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了!”这次参加步行团,是闻一多先生自己要求的。

今天,重读这段往事,我们或许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闻一多先生这位师者:从“灰布长衫”的身影,我们看到闻一多先生教书先生的形象与风骨;从“我要用我的脚板,去抚摸祖先经历的沧桑”领略其深沉的情怀和诗人气质;一路上,闻一多先生与年轻的诗人穆旦探讨诗歌写作,后来在编选《现代诗钞》时,还选录穆旦写作的十一首诗,又看到他“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情怀;徒步行走两月,闻一多先生画了一路,画了五十几张速写,又让我们看到闻一多对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但,马老师更愿意从闻一多先生话语和行为中,解读出一位教师的使命感

话语解读国难当头,我们这些掉书袋的人,应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国难当头”,先生首先认识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应该把自己交付给国家;“掉书袋”,有点自嘲,自嘲只知道钻书堆,只知道引经据典,于事无补;“重新认识”,又让我们读到看到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努力重塑世界观的愿望与行动;同时,长途跋涉,风餐露宿,以他躬身践行,向青年一代散播为师者的优秀品质与高尚情怀。

在这里,老师请大家为“教师使命感”正确定义:

使命:(本义)出使的人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应尽的责任;比喻应尽的重大责任。

宏观层面:国家政治和政策目标、时代发展需求、区域发展战略、特定大群体义务与责任。

中观层面:机构组织建设目标、特定行业和特定某群体发展诉求。

微观层面:个体内在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实现, 具有主动性、内向性。

 (教师的使命:教师使命是使命的微观层面而言的,具有使命的一般特征,即主动性、内向性与个体性。(过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

使命感:一个人对自我天生属性的寻找与实现。

教师使命感:来自教师内心的声音,正是教师内在真实自我的本性。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当个人将工作视为一种使命时, 个人会专注于工作上, 认为他所从事的是可以为社会增添福祉并且有贡献的工作。)

二、教师使命感的特征

教师职业,很特殊:   工作的人本性,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活生生的个体; 工作的育人性,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  工作的非工具性。教师不用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心灵影响心灵。真正好的教学,其实跟技术无关,我们不能把教学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正是其“专业性”所在。而体现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师使命。好教师最基本的特质共有 6 层, 由外而内依序为教师行为、专业能力、专业信念、专业认同、教师使命。最核心、最深层的就是教师使命。

(教师使命感的特征有哪些呢?)

1.超越性:使命感让教师超越偏见和狭隘

2018年,我的一本很浅陋的小书出版(插图)。选录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师者,育才也》。这篇文章差不多是我阅读吴清源自传《中的精神》的一个读后感。讲述围棋大师吴清源,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之际,被一位日本围棋大师濑越宪作发现,资助其一家东渡扶桑,悉心栽培的成就一代宗师的故事。老师写作此文,正是有感于濑越宪作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栽培成就一位围棋天才的情怀和精神。

因此,教师使命使教师超越职业本身,超越各种现实的偏见和观念,如性别之差、种族之异、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等狭隘的评判,而更具有民主的精神、高水平的意识,站在一种人类关怀的高度去重新认识和体验教育对于学生、对于自身价值的意义。

2.实践性:使命感让教师以生命践行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关注各种资讯,浏览各种帖子。其中有一条信息,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老师不断变换地点上网课,学生得知真相后哭了……

物理老师胡金吾给学生上网课的第26天。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胡老师上课的场景一直在不断变换:从210日开始上网课至今,他的位置在南阳、郑州、北京三地出现过,而病房、卫生间、等候区……都成为他的直播间。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妻子病重,胡老师带她辗转多家医院救治。

哪里都是他的“直播间”。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胡老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毕业班的物理教师,他说“孩子们升学的机会仅有这一次,不能因为我们家里的事影响了孩子!”

胡老师的话语,极其质朴,然而,胡老师的行动,却万分感人。胡金吾老师,一个受到讲台的“召唤”的教师。这种“召唤”,这是神圣的,庄严的,不以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转移的。从胡老师身上我看到一位教师的使命感,是那种“真正地、自然而然地投入教学”,是教师以生命在践行,从教学本身中寻求自身的意义,寻求教学给他带来的个人的和社会的价值。强烈的使命感使胡老师把不断变换的教学场景视为自然,这种理念让他的教学与他的生命紧密相连。

当一个教师拥有使命感,从字面上,他是一名教师,他所从事的是教学工作;但这时的教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经历深层次的精神洗礼和对生活意义的确认。因此,拥有使命感的教师,教学能真正地成为他们“所热爱的工作”。

这里不由想起另一个小故事(王丽《他们怎样学语文·我有过这样的老师·陈志华》):

我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们,其实个个都是伟大的英雄,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我一生都敬仰他们,包括常常要批评我不肯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你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抗战,浙江中部和南部,老师们带着我们自山沟里逃难流亡),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我们仓促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音乐老师,女的,紧紧跟在后面,一瘸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裹……

同学们,你们从这位音乐教师身上,读到了什么?

3.大爱性:使命感让教师永远闪耀爱的光芒

这个寒假,马老师帮助一位校长审稿。他们学校要出版一本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著作。在班主任管理育人的诸多案例中,涌动着无处不在的师爱。其中,王老师撰写的《为师者,就要轻轻叩开那扇门》,讲述班里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插班生的故事,在王老师润物无声的师爱引领下,融入集体,去除心灵阴霾。王老师写道:

我带着十分的欣赏,谈他的作文、他的字、他的歌……凡是我了解到的优点都大加赞赏,并希望他坚持下去,多为班集体做些服务;

我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些活动,创设了一些机会,书写班会课的主题、校园黑板报的评比、新概念作文比赛、艺术节表演,每次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其实都是我和同学们的精心策划。

……

很庆幸,小军成为我的学生后,他在改变的同时也我也在成长。

很庆幸,我在最初的那次谈话中没有冒失地挖他的伤口谈他的病情。

我们在无数的教育典籍中读到师爱,然,普通教师身上的师爱也是熠熠生辉的。可见师爱是永恒的、无私的、普遍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显著区别。这种爱,特别纯粹、无私,那是一种从心底涌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普遍的、持久而高尚的爱。师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和满腔热情。这种爱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催化剂,它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正所谓“诲人不倦”也。


PPT

当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时,唯一能供我立即应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个性,还有我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

                                               ——帕尔默(《教学勇气》)

三、  讲讲自己的故事 这是帕尔默给我的勇气


当年,柯岩的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心。此生能走上讲台,正是这本书的引领。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某城市工读学校里的故事。讲述工读学校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方式说服、教育工读学校的孩子,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信心,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我至今还记得书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位教师的价值:一个教师的价值,是永久的,它不能用算术级递增来计算,而是一种几何级的递增。反映文革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的这本小说,书中的那个有献身精神的女教师是让我非常感动,我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读到这个小说内心的震动,我憧憬着自己也能像书中那位女主公一样当一名人民教师。

教师就是渡河人,一位教师最大使命与价值体现就是把一群群孩子渡往理想彼岸这是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告诉我的道理。它让我看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引领我不顾一切走上讲台,至今无怨无悔。              (还有两个插曲)

1997年,我刚刚结婚,先生所在的公安系统急需扩充编制,面向社会招收民警,先生劝说我加入公安队伍,因为那时无需考试只需调动即可。可我拒绝。我拒绝的理由是“我不喜欢”。我“不喜欢”民警职业的真实原因,与其说是对我未来的工作对象感到畏惧,不如说我更眷恋传道授业的三尺讲台。

2006年,吴兴区调整办学格局,我工作11年之久的湖州三中不复存在,所有的教师分流到吴兴区的各所中学。心中充满彷徨与无奈,何去何从,无法做出抉择。其时,父亲年事已高,家中经营多年的小工厂急需有人继承,父亲劝我干脆辞职从商,管理家庭工厂。我又拒绝。教书固然清贫,然浮沉商海,我定然丢失自我。校园的整洁有序,孩子的纯真无邪永远吸引着。教书育人不仅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教师的渡人自渡,还有个人的精神提升。因此,我还是选择留守讲台。

作为一个把教书作为终身职业的语文老师,讲台不仅仅是我赖以维持生计的地方,也是实现自身理想和展现生命光辉的舞台。我从一个懵懂未知的乡下姑娘,成为一名自信、自省、自励的高校教师,陪伴我一路走来不离不弃的,是我的学生,是案头书卷,是我手中的笔,还有就是我要当一名好教师的质朴愿望。

在这里跟大家说这些,我毫不脸红,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在刻意唱高调。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同学们,有一些东西,在我们内心深处,是恒定的,是不变的,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它就是这样!


过渡:去年九月我给师范生上的第一堂课,马老师问大家:大家准备好当一名教师了吗?大家准备好教孩子们了吗?无休无止,日复一日,阐述,讲解,示范、批改,订正……桌上永远堆满了试卷和作业,期末晒出一把把的用完的红笔芯。青丝飞霜,嗓子喑哑,大家准备好了吗?……

(我做了一个学情调查,发现部分同学的从教意愿是:教师职业相对稳定;父母安排;分数不够;……)

同学们,一定不能那样想!(大家一定要听一听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不是父母让我当老师的)(不是我的分数,只能当老师……)(否则,我们在很多地方会过不去,因为,太难了,太漫长……)

四、幸福属于有使命感的人

    大家若能要唤醒心中使命感,想到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就能让自己超越平庸,以苦为乐。

在我的很多文字里,发表的未发表的甚至包括微信朋友圈里,都留有大量的师生相处的记录。它们散发的气息是:教师职业,并非只是消耗自己;教师工作,时刻闪耀着美好。

记录一位男孩与我的对话,是我心中的甘泉(《晚安,我亲爱的老师》):

去年,一场大雪,意外的,我们得了三天假期。闲适在家,小男孩来短讯了:“老师,你认为三天在家,真的只能复习功课,什么都不能玩,包括雪?”我回:“当然可以玩雪,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注意安全。”

一日,很晚了,男孩来短信,“老师,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优秀学生的表现?”我回:“一个优秀学生,就是有上进心,懂礼貌。你的表现,就是一个优秀学生的表现。”

有一日,又很晚了,“啊,睡觉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晚安,我亲爱的老师晚安!”……


我不认同教师是红烛这种话。教师工作,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改善自我、实现自我。富有使命感的教师永远拥有丰富的心灵,拥有职业的幸福。这种幸福,比皇冠上的珠宝还珍贵,是任何其它物质不能代替的。

同学们,其实是我们的学生,完善了我们,解救了我们,是学生帮我们度过难关,给我们的生命以无限美好,让我们享受无上荣光。


尾声:

汪曾祺有一篇小文《我的小学》(只有我才会关注他这篇小文),我用这篇文章中写幼儿园王文英老师的片段,为我们今天的课结尾:

汪曾祺,不论是小说、散文、随笔,我敢说篇篇都好。这也许是我的偏爱,但是我爱的有道理,因为汪曾祺的语言,贴近人情,洗练干净,典雅利落。

幼稚园的老师是王文英,她是高邮县头一个从“幼稚师范”毕业的专业老师。整个幼稚园只有一个老师,教唱歌、跳舞都是她。我在幼儿园学过很多歌,有一些是“表演唱”,我至今记得的是《小羊儿乖乖》:

(狼)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小羊)不开不开我不开/母亲不回来/谁也不能开……

王老师除了教唱,领着小朋友唱,还用一架风琴伴奏。

19岁离开家乡,和王老师音讯不通。她和我的初中国文老师张道仁先生结了婚,我也不知道。1986年,我回了一次故乡,带了两盒北京果脯,去看张老师和王老师。我给张老师和王老师都写了一张字。给王老师写的是一首不文不白的韵文:

“小羊儿乖乖,

把门儿开开”,

歌声犹在,耳畔徘徊。

念平生美育,

从此栽培。

我今亦老矣,

白髭盈腮。

但师恩母爱,

岂能忘怀。

愿吾师康健,

长寿无灾。

这首“诗”,使王老师哭了一个晚上……